消杀黄翅大白蚁的方法
一、挖巢:由于这两种土洒白蚁至今未发现补充繁殖蚁,挖巢消灭蚁后、蚁王,残留蚁群一年内可自行灭亡。挖巢灭蚁首先要判断白蚁主巢的位置。
①泥被泥线找巢法:土栖白蚁在地下营巢,到地面取食活动,所到之处都筑有掩盖身体的泥被泥线,根据泥被泥线追踪蚁巢。一般泥被泥线经常出现的地点,以及秋末春纫出现的泥被泥线距离主巢比较近。在追挖蚁巢时,蚁路越来越粗大的方向和大量白蚁逃窜的方向就是白蚁主巢的方向。
②根据群飞孔找巢:每年4-6月份进行群飞。一般在群飞前l-2天才将群飞孔筑好。群飞孔 [2] 在地面易于寻找,而且距主巢不远。群飞孔的分布状况和主巢位置有一定的关系。群飞孔的分布有多种形式,如圆弧形、两点式,三角点等,但主巢位置一般都位于群飞孔群分布点的中央位置。如地形为斜坡,
主巢位置一般都位于群飞孔集中处的上坡1-2米处。树周围1-2米内有群飞孔,一般主巢就在树根下。
③根据鸡枞菌找巢:土栖白蚁的菌圃都能长出伞菌,俗称鸡枞菌。鸡纵菌每年6-8月份长出地面,有一尺多长的假根通向菌圃。根据鸡踪菌可以挖灭许多幼龄巢,并可根据菌圃追挖主巢。但不是所有的菌圃都能长出鸡踪菌,只有当菌圃的深度,周围的土质和环境都适宜时才能长出鸡纵菌。
二、熏烟灭蚁:根据白蚁的各种地表特征,综合判断主巢的大致方向,挖截主道。在通向主巢的主道口熏烟,每巢用六六六烟剂或敌敌畏插管烟雾剂0.5-0.75千克。用鼓风或自然压烟入蚁巢熏杀,一般效果很好。
三、土坑诱杀:在有白蚁危害的时间和地点,挖一尺见方的土坑,每亩10个,坑内放白蚁喜食的桉树皮,松材等食物。坑面要盖草或土,周围要开一排水沟以防积水。设坑后7-10天检查,如有大量白蚁诱来,可喷灭蚁灵农药,让白蚁带药回巢,引起白蚁大量死亡,反复多次可灭整巢白蚁。
黄翅大白蚁营群体生活。整个群体包括许多个体,其数量大小随巢龄的大小而不同,从数百个到数百万个。每个个体都是群体中的一个成员,单个白蚁或极少数的白蚁,在天然情况下离群体就无法生存。一个白蚁群体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形态,机能和生活习性的分化,根据这种分化,
白蚁群体内可以划分为生殖型和非生殖型两大类,每型之下又可分为若干品级。
1、生殖类型:即有翅成虫,在羽化前为有翅芽的若虫,群飞后发展成为原始型蚁后和蚁王,在大白蚁亚科中至今未发现有补充繁殖蚁,但在巢中有时能发现有未经群飞的有翅繁殖蚁可以直接脱翅交配产卵,在一定程度上也起补充繁殖蚁的作用。
2、非生殖类型: 主要有工蚁和兵蚁,它们都有性的区别,但性器官发育不完全,无生殖能力。在工蚁中,黄翅大白蚁又有大、小工蚁之分。工蚁在群体中数量最多,担任群体内的一切事务,如筑巢、筑路,运卵,取食,吸水,清洁、喂养蚁后,蚁王以及抚育幼蚁等工作。兵蚁的主要职能是警卫和战斗,
因此上颚特别发达,但无取食能力,需工蚁喂食。在黄翅大白蚁群体中,兵蚁分大小两种,大兵蚁主要集中在蚁巢附近。 在初建巢的蚁群中只有工蚁,以后随着蚁群的增长而兵蚁逐渐增加。兵蚁在群体中所占百分数,不但因种群不同,即使在同一种白蚁中也随群体的年龄不同而有变化。 对一个白蚁群体,
产生几种不同的类型和品级的原因,认识不一,一般多认为是外激素的作用。
取食活动规律: 黄翅大白蚁在巢外的地表活动有一定的季节性,与外界的温、湿条件关系密切。据观察,春季日平均气温10以上,就开始地表活动,12℃时,地面上出现泥路、泥被,开始取食植物。5月前后,当平均气温接近20℃,最高气温到25℃,采集食物的活动十分频繁,
工蚁在地面的活动量出现大幅度的跃增现象,地面的泥被、泥路到处可见。7月以后,由于地表温度升高,地面活动减弱,转入地下或巢内活动,如果久晴不雨,地面见不到它的踪迹,一旦降雨后,地表湿润,又乘机在地面采食。9月以后,气温下降,在20em深处的土温降至27℃左右,
出现一年中第二次地面活动盛期。11月中、下旬,土温降至12℃以下,地表则不再出现泥被泥路。在安徽繁昌县,12月初还能见到少数黄翅大白蚁的大工蚁在枯枝落叶下活动,因气温低,爬行很缓慢,如气温再下降,地表活动停止。